8月24日晚,第16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京开幕,直面挫折、敢于拼搏的残疾人正能量身影再次感动世界。近年来,随着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许多残疾人开始就业、创业,与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除了国家福利保障的进步,公益组织在其中承载的力量也不可忽视。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长沙现有残疾人数量31万人,约每30人中就有一位残疾人。
“残奥会开幕了,我们很关注,运动健儿们都是我们的榜样!”来自长沙县希望之家脊髓损伤者服务中心“希望轮跑团”团长吴帆激动地表示,自己一直很热爱运动,参加了各类马拉松赛事,对本届残奥会十分关注。
吴帆所在的希望轮跑团由长沙县希望之家组建,是一支由8名残友组成的马拉松轮跑团。今年5月,吴帆等4名团员参加了“红色意志”2021望城湘江穿越跑马拉松赛,用手划轮椅代替双脚奔跑,跑完了全程12公里的赛道,赢得了许多人的赞誉。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示自强不息的风采,也让更多人关注到残障人士这个群体,激励其他残障人士,帮助他们找回信心。”希望之家负责人陈平兰介绍,自组织成立3年来,已累计为上百名脊髓损伤伤友提供了生活自理重建的培训和指导,帮助90%的服务对象实现生活自理和独立出行,80%的服务对象有重返职场的意愿。
重返职场对于残疾人来说,是建立信心,回归社会的关键一步。长沙市上善助残服务中心开展残疾人帮扶就业工作已有7年。据机构负责人谢向前介绍,机构通过承接图书包装、手提袋制作、电子元件、印刷品后期加工等业务,不仅为社会企业提供了有效劳动力,更满足了残障人士在家门口就业的需求,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一直把城市当成主阵地,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谢向前发现农村地区还有部分残障人士及家属无法出门就业,更需要社会大众的关注。在多方考量后,谢向前团队启动了“农村残友家庭团结经济互助计划”,以种植、养殖为手段,帮助无法外出的残障家庭增收。8月18日,他们带着鸡苗、饲料走进了岳麓区坪塘街道莲花山村,免费赠予90余户残友家庭,通过发展养殖产业,实现稳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该行动已连续开展了4年,帮助了300余位残障人士提升自我“造血”能力。
据了解,在2020年长沙市民政局“三社联动”社会组织类立项名单中,涉及助残项目近10个,帮扶对象包括了肢残、智残、听力残疾等多个领域。自2021年1月1日起,根据长沙市民政局联合长沙市财政局、长沙市残疾人联合会发布《关于提高全市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的通知》要求,全市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从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100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从每人每月120元提高至140元,惠及困难生活残疾人6万余人,重度残疾人5万余人。帮残、助残,让更多困难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长沙正在用实际行动让人民感受山水洲城、幸福星城的暖心温度。
残友参加马拉松赛事
免费为残友家庭发放鸡苗,助力残友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