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形成了“学校统筹部署、全员扎实推动、师生广泛参与”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2024年暑期,学校精心策划了暑期社会实践项目30余项,实践内容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传承、乡村振兴促进、基层服务践行、民族团结实践等,全校共有12个团队认定为校级重点团队。志愿者们以满腔热忱投入到各项实践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基层教育条件、加速乡村振兴步伐注入了青春的活力与力量。
绿水青山燕来兮,“夷”枝“夷”叶总关情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引导青年学生感悟领袖思想伟力,用实际行动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2024年6月27日—28日,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带领“星火逐日”社会实践队赴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朱熹园和兴贤书院等地开展以“追寻领袖足迹,感悟思想伟力”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以茶为媒,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燕子窠生态茶园视察时指出,“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星火逐日”社会实践队的同学沿着习总书记走过的路线,跟随讲解员的介绍领悟总书记的思想伟力。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指导下,武夷山茶产业厚植于科技沃土中,实现从“小茶叶”到“大茶业”的蜕变。如今,茶产业已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持续繁荣的强大引擎。经过实地学习,实践队员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有了更深的理解,对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和茶科技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和领悟。
习朱子古韵,承中华历史文脉
武夷山所在的南平市,是朱子理学萌芽、发展和集大成之地。在朱熹园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实践队员追寻领袖足迹,在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探寻中华文明的自信之源。在朱文公庙,实践队员身着汉服,行高揖礼,向先贤朱子献上束脩礼,并齐声诵读朱子家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韵,汲取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循领袖足迹,探绿水青山密码
南平生态优美、资源丰富,绿色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17次深入南平调研指导,对南平绿色发展作出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开创性和战略性的重要指示。如今,南平作为“双世遗”和国家公园所在地,每年吸引数以千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实践队跟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在燕子窠生态茶园了解了“绿肥+”模式下的优质高效生态茶园,在武夷山国家公园进一步读懂南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答卷。
讲好中国故事,贡献青春力量
在朱子故里五夫镇,队员们参观了朱熹当年讲学立说的兴贤书院,并在此开展了一次理论学习。由陈清清老师为学生导读《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引领实践队员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其中坚定的人民立场、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精深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笃行担当的实践指向。随后,实践队来到朱子文化遗存最集中的地方——兴贤古街,发挥专业所长将朱子名句写在团扇、卷轴和书签赠予村民和游客,为传播朱子文化、推动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不仅如此,此次社会实践中,队员们还拍摄了系列双语宣传片《武夷山大红袍与中国外交的故事》《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镇——五夫》《兴贤书院:兴贤育秀 继往开来》,同学们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所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星火逐日”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切身感受到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宏伟成就,在服务乡村、服务人民中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期待实践队员今后用实际行动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艺海”扬帆 美育启航
在那片被晨光温柔拥抱的乡村画卷中,福建幼高专"艺海拾贝"社会实践队如同点点繁星,悄然落入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以艺术为笔,以爱心为墨,勾勒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美育图景。他们带着对美的无限追求与对乡村教育的深切关怀,如同春风化雨,悄然滋润着乡村孩子们的心田,让艺术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绽放出最灿烂的花朵。在这段美好旅程的又一里程碑时刻——7月3日,艺术实践教研室主任陈纯灵老师与舞蹈教研室陈静老师的亲临指导,更如同璀璨星光,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为乡村美育的天空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陈纯灵老师以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为实践队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他鼓励队员们勇于创新,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乡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出适合乡村孩子的美育教学模式。同时,他还亲自示范了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为实践队员们树立了良好的教学榜样。而陈静老师则以她精湛的舞蹈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她不仅传授了舞蹈表演的技巧与情感表达的方法,更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了舞蹈艺术的魅力与力量。在她的指导下,实践队员们对舞蹈美育教学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为未来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教学指导活动不仅提升了“艺海拾贝”社会实践队的教学能力,更推动了乡村美育教育的发展。它让实践队员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激发了他们为乡村美育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与信心。未来,“艺海拾贝”社会实践队将继续秉承初心,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努力为乡村的孩子们带去更多优质的美育教育资源,让美育之花在乡村的大地上绚丽绽放。
图为艺术实践教研室主任陈纯灵老师悉心指导提高班的孩子们纠正呼吸以及吐音的方法
图为舞蹈教研室陈静老师耐心指导孩子们舞蹈动作要素
图为艺术教育学院实践队的小老师带领孩子们做热身操
图为艺术教育学院的实践队队员让孩子们朗诵歌词教他们认识简谱
图为艺术教育学院“艺海拾贝”队的小老师以“廉洁”为主题在开展荷花绘画教学
“语”动安全,“宁”聚智慧
在时代的洪流中,数字浪潮汹涌澎湃,安全之弦需紧绷不松。当七月的热浪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织,福建幼高专外语教育学院“语”“宁”同在实践队挺身而出,如同逆流而上的勇者,穿梭在泰宁县杉城镇城东与水东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面对暑期安全隐患的暗流涌动,以及老年群体在数字时代面临的防骗挑战,他们不仅承载着学院的重托,更肩负着社会的责任,以青春之名,书写着安全宣传与反诈骗教育的壮丽篇章。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们以行动为笔,以爱心为墨,绘制出一幅幅守护家园、共筑安全防线的美丽画卷。7月3日,针对暑期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实践队在城东社区启动了安全知识宣传专题活动。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环节,如分发详尽的安全手册、生动的现场讲解以及互动问答,有效提升了学生们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为他们的暑假生活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紧接着的7月4日,实践队又将目光转向了老年群体,于水东社区举办了防诈骗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化老年人对诈骗手段的认知,帮助他们提升防范能力,确保财产安全与个人信息安全不受侵害。活动中,队员们不仅准备了丰富的防诈骗宣传册与礼品,还通过真实案例的剖析、安全知识的宣讲以及趣味横生的竞答环节,让老年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实用的防骗技巧。老人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实践队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两次活动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增强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还进一步促进了社区的和谐与安全。外语教育学院“语”“宁”同在实践队将继续秉持初心,用实际行动为构建更加安全、健康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语”“宁”同在实践队队员分发诈骗宣传手册
图为实践队员现场为老年人们进行反诈宣传讲解
图为实践队员为参与防诈活动的老年人分发精美礼品
图为实践队员们与参活动的老年人们合照
鱼灯映古韵,“语”“宁”探非遗
非遗瑰宝映华夏,古韵今风共传扬。在习总书记“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深情寄语下,同时也为进一步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激发对非遗文化进行持续探索的兴趣。7月4日,福建幼高专“语”“宁”同在实践队前往福建(泰宁)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进行参观游览,在体验观摩中感受泰宁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泰宁的璀璨之旅中,实践队队员们首先被鱼子灯的海洋所包围,这独特的游灯习俗在夜空中舞动,其“鱼”与“余”、“灯”与“登”的谐音寓意,如同璀璨星光,照亮了历史的长河,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随后,他们步入梅林戏剧场,沉醉于那悠扬而古老的旋律之中,梅林戏唱腔的丰富变化与服饰脸谱的泰宁特色交相辉映,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与古老的文化艺术进行了一场亲密的对话。最后,他们踏入了状元文化的殿堂,在展示区中追寻着古代知识分子的足迹,泰宁“汉唐古镇、两宋名城”的美誉及其科举盛况的辉煌历史,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古代知识分子清雅淡泊、悲天悯人的气节操守,仿佛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此外,他们还寻访泰宁红色印迹,在学思践悟红色文化中探寻乡村振兴之路。实践队在泰宁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组织青少年儿童制作红色手工等方式,展现出了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貌,并对培育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产生了积极影响,这实践过程与诸多成果也为泰宁县融媒体中心所报道。
图为实践队在(泰宁)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合照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梅林戏合照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泰宁状元文化展示厅
“小禹”河长面对面 守护清波红树林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环境,7月9日,福建幼高专“艺海拾贝”社会实践队携手福安市湾坞镇开展“‘河小禹’海港展力量,守护青山绿水行”为主题的“河小禹”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的爱护河湖水环境的意识。市河长办工作人员、镇政府副镇长吕志锋、河道专管员及实践队成员参加本次活动。
座谈会上,镇政府副镇长吕志锋向实践队介绍湾坞镇河流、人口、工业等基本情况以及河湖长制工作开展情况,科普讲解河湖长相关制度及政策,分享了河湖长制每月一次全流域卫拍抽查反馈、无人机现场复核、通知整改等特色做法。并指出,当前正值暑期,河长制在防溺水安全工作方面也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要守护水域环境,更要守护水域的安全。
实践队队员对调研项目进行座谈提问,并与会一一讨论回答。
在河道专管员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们一同参与巡河巡堤行动,清理滩涂垃圾,向沿岸居民开展科普宣传,并参观了湾坞镇马头段红树林保护区科普长廊,实地了解红树林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发挥校园社会实践力量,为守护湾坞绿水清波和入海河域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河小禹专项行动是由福建省发起的一项旨在保护母亲河行动和助力河长制的青少年参与活动。这项行动通过组织青少年参与河湖巡护志愿服务,倡导人人爱河护河,通过青少年的力量守护家乡的美丽水环境。参与活动的青少年被称为“河小禹”,他们通过捡拾废弃垃圾、巡河巡堤,发挥专业特长进行环保主题的创作,以及参与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来实践对河流的保护。
沃土展芳华 青年“绘”振兴
6月30日,来自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15名青年志愿者携手浩溪村党支部书记徐财相、驻村选调生曾凤杰,在坑底乡浩溪村进行墙绘美化和社会实践。
墙绘选定进村入口的党建墙、三岔路口的旧桥,青年党员、团员分组分工共出力,以乡村振兴、美丽家园建设为主题,结合浩溪本土IP符号、基层党建、产业特色等,通过设计、刮灰、抹平、盖膜、贴胶、绘型、上色等七道工序,设计绘制出约60平方米的文化墙,展现了浩溪村乡村发展的成果。
党建“红”与生态“绿”交相辉映在乡村的白墙灰瓦间,将乡村全面振兴之风送到群众身边。
青春“乡”约尤溪 赋能乡村教育
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牢牢把握教育的民生属性,更加突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民生上抓教育,坚定不移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立足新时代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要做好乡村教育这篇大文章,应以强化乡村教育发展的育人功能。烁玉流金、暑气蒸人,生命的热度在这个夏天彰显,学生的热情在这个夏天挥洒。在这个夏天,人文科学学院“师心汇聚,携手同行”志愿服务队汇聚学院专业特长,以朝气蓬勃的青春姿态,拉开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
美术教育润童心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学赋能乡村振兴。绘画与手工组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紧紧围绕非遗传承设计项目,结合我院师范专业特长,依托“四点钟服务站”品牌,以综合素质高、技能过硬的学生志愿者为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们进行绘画与手工的教学,落实“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学生都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的文件精神。帮助小营员们在趣味学习的基础上,深化、扩展想象力,提高美育涵养。
数理科学启智门
科学教育和数学教育都强调观察、实验、推理和验证等方法。习近平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强调科学实验课,是培养孩子们科学思维、探索未知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项目结合我院小学数学教育以及小学科学教育业专业幼师,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设置课程,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以及科学实验教学增长小学生们的数理思维、数感应用以及科学思维,是培养小学生们科学素养,探索未知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
童言自信传文化
语言表达艺术的提升能有效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口语与口才项目立足于我院师范专业特长,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进行。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元,主题明确,设有课本剧儿童剧创编、“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宣讲”宣讲、绘本演绎等活动,培养小学生们的口才表演能力。以全党自上而下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阳光心旅塑韧性
近年来,党和国家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出台系列政策,建立健全关爱服务体系。心理健康项目依托社工专业优势,通过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心理压力调适”“人际交往指导”“专注力训练”等主题活动,丰富留守儿童暑期生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会积极应对成长问题,提升心理韧性。借由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农村儿童的暑假生活,并将安全教育融入其中,在丰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储备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更好地保
国防铸魂育栋梁
繁花未落尽,青春正当时。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无防不立,善教得民心”,国防教育历来是治国安邦之策,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战略工程,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来指挥官军事技能训练营是本年度新增的项目,项目在退役士兵指导下设置课程,将国防教育有机结合,点燃青年一代爱党爱国爱军的激情,把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融入广大学生群体血脉之中。
以体强心夯国基
气蓬勃志气展,小曼巴篮球训练营旨在通过两位大学生教练激发儿童对于篮球运动的热爱,促进篮球运动在青少年中的广泛传播,帮助小学生在他们成长的重要阶段和学习的敏感时期,通过早期的体育活动,学习篮球的基础知识、掌握准确的篮球技巧、培养对篮球的持续兴趣,以期达到增强小学生体质、提升学生运动能力、培育全面发展的个性的目的。
技术赋能兴未来
智慧引领前沿,技术赋能未来。“创意编程与机器人”项目积极响应号召,通过生动有趣的编程课程和机器人演示,从简单的图形化编程到复杂的逻辑算法,耐心讲解,手把手指导,帮助小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掌握了编程的基本原理,以前沿的编程知识和机器人技术,点燃乡村儿童对科技的热爱之火,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的科技之门。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以暑期“三下乡”为契机,福幼学子以满腔热血的青春激情、坚定不移的青春步伐,锐意进取、敢于担当,携手共绘新时代新征途的青春画卷!